为进一步加强冬奥医疗保障人员急救技能培训,确保保障人员全面掌握心肺复苏、电除颤、包扎等急救技能和急救知识,满足冬奥会雪上项目医疗救援保障工作需求,河北省卫生健康委、河北省红十字会、河北省急救医学会针对2022年冬奥会河北省医疗保障定点医院的913名医护人员开展了17期冬奥医疗保障人员急救技能培训考核。
7月1日,在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首期冬奥医疗保障人员急救技能培训考核启动仪式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举行,本期培训拉开了本次冬奥医疗保障人员急救技能系列培训考核的序幕。
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省卫健委、省红会、省急救医学会及受训单位主管副院长亲临现场,强调冬奥医疗保障人员急救技能培训是践行党的宗旨,服务保障冬奥的具体举措,也是认真对待并且认真做好的一项政治任务,要求受训学员一定要认真圆满完成培训考核任务。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本次培训考核历时近一个月时间;在石家庄、张家口、保定区域分批次进行。石家庄区域8期,张家口区域7期、保定区域2期,其中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培训考核57人、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培训考核50人、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培训考核115人、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培训考核98人、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培训考核101人、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培训考核114人、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培训考核58人、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培训考核106人、在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培训考核50人、在张家口市急救中心培训考核164人。
在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瑛琪教授和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心肺复苏培训基地许士波主任的带领下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心肺复苏专委会培训导师、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心肺复苏培训基地培训导师和省红十字会师资组成培训导师团队。针对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骨折固定、特殊伤处理、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急救知识和技能进行了培训和考核,并对在冬奥赛场的个体化、多元化心肺复苏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讲解。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自1987年成立,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我省急诊急救事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公众急救技能培训,推广普及科学急救知识。仅2020年完成3万余人科学普及推广,其中,2020年河北省红十字会与河北省急救医学会联合开展AED及心肺复苏培训5期、公益讲座16场,受众人数2000余人。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2019年被河北省科协评为“综合示范学会”、“秘书长职业化及秘书处实体化”。2020年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单位”。
急救技术水平是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在冬奥赛场,标准化、规范化的急救处置必将展示出我国强大的医疗技术水平,在国际社会上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所以此次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意义重大。
培训考核中,各受训人员积极配合、认真操作,在考核期间出现了许多典型事例。其中医大四院的放疗科主任认真对待本次培训考核,认真听讲,练习一丝不苟,在第一遍不太满意的情况下,主动要求再次进行了考核,最终顺利通过了实操考核,他的精神激励了大家,大家都认真的进行了练习,认真的进行考试,最终全部高质量完成了考核,全部合格。
目前,17期培训工作已圆满完成,培训课程设置及精彩的授课内容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巩固了冬奥医疗保障人员的急救知识,提高了急救技能水平,培训效果十分显著,为做好2022年冬奥会的医疗保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