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初,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了朋友圈,占据了微博头条,人们幡然醒悟---原来流感也能要命! 2018年9月,一艘从迪拜开往纽约的飞机上100名乘客出现呼吸道症状,相关部门对飞机进行隔离直到完成进一步的健康检查,结果显示部分人群流感病毒呈阳性反应,当人们与流感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或在机场、飞机等封闭空间里待几个小时后流感病毒很容易传播。
流感可能并不总是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头痛、流鼻涕、咳嗽和肌肉疼痛的症状会让人把它与重感冒混为一谈。然而,全球每年有多达65万人死于季节性流感。
2018年是现代历史上最具灾难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的100周年。全国既往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即将进入流感流行季节,全面认识流感,提高大流行防备能力至关重要。
那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认识这个侵扰人类百年的疾病。
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和流行。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2.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流感大流行?
流感大流行无法预测,但却反复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福祉带来严重后果。自16世纪以来,流感大流行每10至50年即发生一次,严重程度和后果均不相同。
人们至今仍然无法预测下一次流感大流行的准确暴发时间及后果。
2.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哪些?
2.1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2.2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2.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其中,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65岁的老年人、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肥胖者、妊娠及围产期妇女等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
3.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 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
4. 流行性感冒如何诊断及治疗?
4.1诊断:
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4.2治疗:
4.2.1治疗的基本原则:
(1)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2)妊娠中晚期及围产期妇女、基础疾病明显加重、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伴有器官功能障碍住院治疗标准。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4)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5)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时使用抗菌药物。
(6)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4.2.2对症治疗
4.2.3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 48 h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 h 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48 h 内,在评价风险和收益后,也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2)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奥司他韦(胶囊/颗粒)、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4.2.4重症病例的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4.2.5中医治疗
5.重症与危重病例有哪些表现?
6.预防
6.1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6.2药物预防:药物预防(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
6.3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来稿: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赵倩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1.《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国家卫生健康委
2. Influenza: are we read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3. 全球流感规划。世界卫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