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急救科普
认识胸痛及急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类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作为以胸痛发病的人群尤为突出。胸痛作为急诊病症应如何辨别和急救?

一、胸痛是一个常见症状,其临床意义可大可小,因此胸痛诊断的首要任务就是排除致命性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以及急腹症等。对于胸痛患者,最好能找到发病原因。

1、根据胸痛病史判断:

1).发病缓急,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疼痛部位、性质,有无放射。
    2).胸痛与呼吸、咳嗽、吞咽、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有无关系。
    3).伴随症状:有无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反酸、烧心、心悸、强迫体位、发热、浮肿等。
    4).以往有无类似发作,如何治疗,曾用何种药物,对药物的反应性如何。
    5).胸部手术史、外伤史。
    6).有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2、体格检查

1).胸壁有无异常所见及局部压痛,如皮肤、肋骨等。
2).有无呼吸及循环系统的病理体征,必要时测量四肢血压。
3).脊柱有无畸型、压痛、叩击痛。

3、相关辅助检查

1).心电图、胸部X线。

2).超声心动图。

3).化验:血常规、心肌酶谱、D二聚体等。
    4).脊柱X线检查,必要时作核磁共振。
    5).CT检查:包括冠状动脉CT造影和CT肺动脉造影等。
    6).冠状动脉造影。
    7).消化系统相关检查:如24小时食道测酸、胃镜、腹平片、腹部B超等

4、鉴别诊断

1).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定位明确、局限,局部多有阳性所见,如皮疹、红肿、压痛、畸型等。
    2).脊柱疾病压迫神经根,呈刺痛、电击痛、撕裂痛,多为发作性。可扩展到远离刺激的部位。脊柱检查可发现畸型、压痛、叩击痛,疼痛在身体扭转、持重物时发生或加重。
    3).胸骨后痛与吞咽有关,见于食管、纵隔内疾病。若同时伴有烧心、反酸,则为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
  4).胸痛伴有咳嗽,而且在咳嗽、深呼吸时加重,表示病变已侵及胸膜,见于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胸膜炎。
  5).在劳动、饱餐、情绪激动时而发生胸痛,应考虑为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
  6).突然剧烈胸痛,除外伤外,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梗塞、自发气胸、自发食管破裂。
  7).胸痛伴有休克,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压塞、肺梗塞、自发食管破裂。主动脉夹层,可有休克的临床表现,但血压不低,心电图、心肌酶谱正常。若瘤体破裂,则发生出血性休克。
  8).心前区,见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
  9).胸骨后痛,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纵隔疾病、食管疾病。
  10).一侧胸痛,见于胸壁、胸膜、肺部疾病。
  11).后背痛,除脊柱疾病外,主动脉夹层也可发生。
  12).伴有放射性痛,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其可放射到左肩左臂。而膈下脓肿、肝脓肿可放射到病侧胸部。而胆囊疾病可放射到右后背肩胛下。
  13).胸痛伴相关心脏杂音可见于二尖瓣脱垂、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狭窄、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窦瘤破裂。
  14).胸痛发作伴随明显的头晕、心悸、恐慌等神经官能症状而客观检查无明显发现者见于惊恐发作。

二、胸痛发生时,有以下急救的方法:

1.让患者停止运动,坐下休息减少活动,松开患者衣服,让患者保持坐下半靠位(特别是有呼吸困难或气短、胸闷的病人)

2.口服药物:可选用阿司匹林 0.3g、扑热息痛 0.25g-0.5g、消炎痛 25mg,症状无明显好转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3.特别是既往患有冠心病,以及年龄45岁以上,且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发生胸痛时,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5mg或速效救心丸 10粒。并及时拨打120。

4.若患者突然发生不明原因晕厥、意识不清或四肢抽搐、摸不到动脉搏动或呼吸停止时,应首先想到冠心病猝死,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术: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按压部位:胸部正中,剑突上两横指。按压深度: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注:部分内容节选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马为 副主任医师发表于有来医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