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噜娃,呼噜娃,一到睡觉张嘴巴......”最近好多年轻的爸爸妈妈被孩子打呼噜的问题困扰,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中大夫,今天中大夫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呼噜娃”的相关科学知识。
几岁的小儿睡觉竟然打呼噜,有的家长觉得奇怪,有的家长却觉得这是孩子睡得香甜的表现。果真如此吗?据临床医生反应,目前抱着这种想法的家长不少。但频繁打鼾可能是因为腺样体肥大阻碍到了呼吸,家长千万不要小看了打鼾,如果忽视了对打鼾的治疗,可能会引发儿童智力低下,长不高甚至多动、越长越丑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什么是腺样体呢?
腺样体也叫做咽扁桃体、增殖体,是一个淋巴组织结构,类似于平常说的扁桃体,它的底部附着于鼻咽的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上图中红色位置),两侧咽隐窝之间。它的外形有一点象剥了皮的半个桔子。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儿童鼻咽部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舌根后坠,从而出现鼾声。堵塞厉害时鼾声比较明显。
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4到6岁时为增殖最旺盛的时期,青春期以后逐渐萎缩。这也是为何4到6岁儿童为鼾症高发期的主要原因。但根据门诊的病例来看,来就诊的患儿,最小的年龄只有一岁多。
如果孩子是偶尔打鼾,或者感冒后呼吸不畅打鼾,家长不用在意。但如果正常情况下,一周打鼾次数超过半数,那就有可能是因为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鼾症了,家长此时最好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打鼾会引发系列问题
打鼾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家长不能轻视。从长远来看,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孩子生长发育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而这一激素的生成主要是在夜间睡眠中。如果孩子睡眠长期不足脑垂体分泌停滞,必然会导致孩子发育受阻。因此鼾症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个子较矮,智力发育也不佳。
打鼾还会影响到性格发育,夜间缺氧时因生长激素等分泌不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良,从而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记忆力差等。孩子睡眠不足也会和大人一样,出现烦躁的表现。大人睡眠不足会精神萎靡,但有些孩子却因为睡眠不足,出现兴奋多动的情况。
此外,打鼾还有可能让孩子越长越丑,由于鼻塞呼吸不畅长期的张口呼吸会影响颌面骨的发育,形成特殊面容,即“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上翘,上齿外龇,上腭较高,表情呆滞。孩子打鼾时因为氧气不足会张口呼吸还也可能造成孩子牙齿发育畸形,面部眼间距过宽等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
目前,腺样体肥大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多数家长并不清楚。简要来说,腺样体肥大主要有10大危害。
1、呼吸暂停;
2、张口呼吸打呼噜,形成腺样体面容;
3、容易阻塞咽鼓管,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4、并发鼻炎、鼻窦炎;
5、导致阵咳、气管炎;
6、营养不良体质差,反应慢,夜间磨牙、易惊醒;
7、吞咽、呼吸共济运动失调,常发呛咳;
8、肺动脉压力会缓增,重者可致右心衰竭;
9、长期肥大引起脑部缺氧,严重影响智力和身体发育;
10、慢性中毒潜伏长,日久形成鸡胸、漏斗胸!
以上危害对孩子的未来造成的不良影响,是难以逆转的。
责任
敬告家长 留心症状早就医
腺样体肥大可以同时表现出多种直接或关联症状。
腺样体肥大比较容易观察到并应引起充分注意的症状有:
1、表现:夜惊,嗜睡,记忆力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2、动静:多动,流鼻涕,流口水;
3、日常交流:说话带闭塞性鼻音,语音含糊;
4、听觉:听力减退,耳鸣;
5、声音:睡觉打呼噜、磨牙、阵咳等。
如有两种以上症状,请首先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有病早治,无病安心!
好了讲到这里,有的家长要问了,是不是腺样体肥大都要切除呢?手术有几种方法呢?是不是手术就能解决打鼾的问题呢?嘿嘿,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