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急救科普
病毒性脑炎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儿科比较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死亡及后遗症。脑炎多由肠道病毒、虫媒病毒、常见传染病病毒以及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如肠道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夏季,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人类虫媒病毒是通过携带病毒的蚊,虱等叮咬而致病,常有季节流行性。

    临床表现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伴发热,部分患儿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2.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仅表现为淡漠、嗜睡,重者有神志不清、谵妄、昏迷。较大儿童可出现精神异常,情绪障碍等。3.颅内高压征:头痛、头晕、呕吐、肌胀力增高,小婴儿表现为前囟紧张或隆起,严重的颅内高压可致脑疝,出现呼吸回圈衰竭。4.脑实质的损害可导致全身性或局限性的抽搐,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表现为偏瘫、单瘫或双侧瘫。亦可见颅神经损害征、共济失调、不自主动作等,多数病儿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常有病理神经反射,病变若波及脑膜,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诊断依据1.起病急、常有病毒感染史。2.出现发热、头痛、嗜睡、昏迷、惊厥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精神症状。3.脑脊液的变化:外观清亮,白细胞数轻度升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4.脑脊液分离到病毒可确诊。5.脑电图示不同程度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

治疗原则1.对症治疗。2.加强支持疗法,保证营养和促进脑功能恢复。3.抗病毒药物的应用。4.加强护理及生命体征的监测。5.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使用新疗法及高压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