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学会新闻
创新驱动,应急医学科普惠及于民

创新驱动,应急医学科普惠及于民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心肺复苏专委会

急诊急救,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心肺复苏是人民群众生死防线上的第一环。为深入构架心肺复苏防救体系,做好心肺复苏技能普及与提升,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心肺复苏专委会应运而生,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于2018年年底批准成立,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张瑛琪主任为主任委员,委员来自省内外各大医疗机构,依托单位71家。

一、注重引领,党建工作面貌“新”

1.理论武装走在前。主委单位带头在科室利用晨会时间开办“思想引领讲堂”,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学一做,践行三严三实,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切实使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专委会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联学共建促融合。在省急救医学会的大力支持下,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统筹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互促互融,把社会需求与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学科优势结合,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际成效,不断提升患者就医的获得感、安全感、信任感。

3.榜样引领做表率。坚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科普宣传、应急救护讲座,特别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以主任委员、“中国心肺复苏十大新闻人物”张瑛琪,专委会常务委员、援鄂医生赵康,专委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坚守廊坊抗疫一线陈莹等为榜样的一大批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为人民健康事业贡献着力量。

二、顺应发展,自身能力建设“新”

1.推进培训基地建设。在清河中心医院成立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心肺复苏培训基地。

2.全面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以高效便捷、规范创新为目标,加强多专委会合作、多学科合作,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提升了学科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推动转化医学和集成创新与急诊临床实际的互动,积极进行应用推广研究、临床防控策略和智慧急诊建设研究,创建专委会共享科研平台,建立高标准专病生物样本库。心肺复苏专委会多次受到学会表扬和鼓励。2018年主委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获得河北省科协授予的“最受关注的科技创新团队”称号。2019-2020年度,专委会再接再厉,完成河北省科协心肺复苏调研课题1项,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卫健委课题1项,院级新技术新项目1项,院级星火计划1项。

三、科普为民,医学科普文化“新”

1.完善科普文化理念。在省急救医学会大力支持下,专委会走出会场,坚持进社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生命健康为中心,努力建设打造健康文明、绿色生态的常见病多发病预防预警、自救互救的医学科普文化理念,践行尊重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

2.加强科普团队力量。在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大力支持下,积极参加省外、国家级学会之间交流沟通,成立中国研究型医院心肺复苏学专委会&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河北省专家指导委员会。举办心肺复苏导师培训班,培养省内心肺复苏导师36名,并以获得心肺复苏培训导师资格证书且有效期内导师为主要骨干力量,组织急救科普服务团、心肺复苏培训队、个人工作室等,进行公众心肺复苏和应急科学基本知识的普及。

3.丰富科普培训实践。(1)组织应急救护科普培训进社区,裕东社区、槐底村活动中心、新天地活动中心等地均留下了培训导师的身影,通过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救护、气道异物急救、常见急症救护等诸多实用内容的讲解,有效普及了急救知识,增强了广大市民急救意识与技能,为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全民急救氛围奠定了基础。(2)开展心肺复苏夜市活动。对公众进行4-16学时的标准心肺复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口对口人工呼吸、自动体外电除颤、海姆立克法、外伤现场处置实训非人民等的培训考核,受益群众近2000人次。(3)专委会与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合作,成功举办“灾难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机急救技术实操学习班”,推动河北省灾难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4)开展“中国心·声”项目,面向石家庄市周边县医院、县中医院,组织培训及心肺复苏竞赛共8场,提升参与单位整体心肺复苏能力。(5)在学会的大力支持下,与省红十字会合作,在河北省推广自动体外电除颤CPRD项目,共5期。(6)坚持心肺复苏培训、急症科普培训10余年,足迹遍布雄安新区、张家口地区、石家庄等全省多个县市区,心肺复苏培训人群超20万人次。

4.助力冬奥会医疗保障人员培训考核。在专委会主任委员张瑛琪教授带领下,组织师资力量雄厚的培训导师团队,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结合冬奥会赛场个性化、多元化心肺复苏技术要求,以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骨折固定、特殊伤处理、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急救知识和技能为重点,对2022年冬奥会河北省医疗保障定点医院的913名医护人员,开展了17期的急救技能培训考核,巩固了冬奥医疗保障人员的急救知识,提高了急救技能水平,培训效果显著,为做好冬奥会的医疗保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

5.多元平台提升科普影响力。通过线上学院、互联网科普平台,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急诊急救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等。组织专家通过电视台、电台、微信公众号、纸媒等品台,通过录制视频、撰写文章、现场讲座等方式,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溺水、外伤现场处置急症和慢性疾病人群高危健康管理等危及生命的常见急症和慢病急性发作,进行科普预防和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大大提升了科普宣传的普及性和影响力。

未来,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心肺复苏专委会将在省急救医学会带领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传承创新,为守好群众生命防线、守护群众健康贡献力量和智慧。

2021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