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急救科普
“胸痛专委会”基层行

急性非创伤胸痛病因繁多,严重性、悬殊性大,预后和严重程度也并不总是成平行关系,及时、正确的诊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致命性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这些疾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我国广大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如: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步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为了广大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河北省急救医学会胸痛专业委员会秉承学会宗旨,积极向基层医院及广大人民普及胸痛知识,缩短疾病诊治时间。

图片1.png

(一)、什么是胸痛?

胸痛(chest pain)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各种化学因素及物理因素刺激肋间神经感觉纤维、脊髓后根传入纤维、支配心脏及主动脉的感觉纤维、支配气管与支气管及食管的迷走神经感觉纤维,或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均可引起胸痛。此外,有时某一内脏与体表某一部位同受某些脊神经后根的传入神经支配时,则来自内脏的感觉冲动到达大脑皮层后,除可产生局部疼痛外,还可出现相应体表的疼痛感觉,称之为放射性疼痛。如心绞痛时除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外,还放射到左肩及左臂内侧。

(二)、当胸痛发生时,急诊(120)指征

1.突发剧烈而持久的左前胸痛,可蔓延至左肩、左背,伴有呼吸困难、脸色苍白、面唇发紫、大汗、强烈恐惧感等,须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2.有心绞痛病史,突发剧烈心绞痛,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须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3.有严重胸部外伤史,出现持续加重的呼吸困难,须警惕张力性气胸的可能。

4.突发不明原因的虚脱、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甚至晕厥、咳血,极度焦虑不安、恐惧、恶心、抽搐和昏迷。须警惕急性肺栓塞的可能。

5.突发胸背部剧烈疼痛,呈刀割或撕裂样,伴焦虑不安、大汗、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肢体缺血发凉等,须警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6.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图片2.png

门诊指征

1.胸前固定部位疼痛,按压该部位时疼痛明显,举臂、咳嗽、深吸气时加重,提示胸壁的损伤或病变的可能。

2.反复出现胸痛、咳嗽、咯痰、发热等,提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可能。

3.反复出现胸痛、咳血,或伴食欲下降、消瘦等,须警惕肺癌的可能。

4.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反复出现胸骨后或左胸前绞榨性疼痛,有时可蔓延至左肩、左臂,可由体力活动诱发或加重,休息后好转,须考虑冠心病、心绞痛的可能。

5.胸骨后疼痛,吞咽时加重,伴吞咽困难,须及时排查食管病变。若吞咽困难持续加重,须警惕食管癌的可能。

6.青年人突发撕裂样胸痛,伴气急、呼吸困难等,提示自发性气胸的可能。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图片3.png

(三)、胸痛发生时,自我救治

1.对症处理

(1).对于胸壁肌肉性疼痛、胸膜炎性疼痛可适当选择解热镇痛抗炎药物。

(2).对于心绞痛患者,经休息、吸氧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而缓解。而心肌梗死病人因剧烈持久的胸痛可导致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故迅速止痛极为重要,可根据医嘱先试用可待因,无效时可用哌替啶或吗啡止痛。

(3).由于肺部活动引起胸痛加剧者,可在呼气末用15cm左右的宽胶布固定患侧胸部,以减少呼吸活动度而缓解疼痛。

2.消除不安情绪

焦虑、恐惧等情绪活动会加剧胸痛,而胸痛又会影响情绪,故要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向病人解释胸痛的原因,安慰病人,稳定其情绪,以缓解疼痛。

3.调整体位

采取舒适的体位减轻胸痛,如肺或胸膜病变所致的胸痛可采取患侧卧位,以减少胸壁与肺部的活动,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注:部分内容选自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