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学会 > 年度总结栏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1)围绕科技创新,成立创新型专委会

学会关注急诊急救医学最新动态,不断开拓创新,完善多学科协同组织建设,搭建创新型专业学术交流及科学普及平台,先后成立5G+急诊急救网络试点、5G+急诊创伤救治专委会、脑心同治专委会等。

(2)承接政府职能,圆满完成“AED及心肺复苏培训班”99期任务

2022年学会联合省红会组织有关专委会和专家组培训导师深入到石家庄、保定、承德、廊坊、邯郸、张家口、邢台等各地市的机关、学校、厂矿、医院、交警等单位开展“AED使用及心肺复苏培训班”99期,培训人数3800余人。

(3)让品牌项目持续发光,完成省科协能力提升项目

5月12日-14日,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主办的“第八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成功举办。

大会以“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综合管理与2型糖尿病缓解的探讨”为主题,来自澳大利亚内分泌协会主席Stephen Twigg教授;以色列糖尿病协会主席Naim Shehadeh教授;英国糖尿病学会主席Edward Jude教授;世界牙科激光联合会主席Jean-Paul Rocca教授;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主席Nicolaas C.Schaper教授;糖尿病足国际联盟主席Vijay Viswanathan教授、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区主席纪立农教授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直播平台点击量达11.25万人次。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科技界思想政治引领

学会10月16日组织广大会员及工作人员收听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学习党的最新精神,多次在专委会年会中向会员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会员积极投身大健康、健康中国建设。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1)围绕科技创新,成立创新型专委会

学会关注急诊急救医学最新动态,不断开拓创新,完善多学科协同组织建设,搭建创新型专业学术交流及科学普及平台,先后成立脑心同治专委会、5G+急诊创伤救治专委会、快速康复外科专委会、急诊外科专委会、泌尿外科专委会、急诊精神医学专委会、创伤急救专委会。专委会的成立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例如:

1.为了新科技5G技术尽早、尽快落实应用于急诊急救领域,推动院前抢救和急诊科发展。学会组织召开了“5G+急诊急救研讨会”并形成建议稿向省卫健委汇报,省卫健委同意在我省进行试点工作,学会先后成立了5G+急诊急救网络试点、5G+急诊创伤救治专委会,努力将5G应用于急诊急救诊疗之中,提高其救治成功率。

2.近年来,脑心同治的理论在国内外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脑心同治是诊疗理念的突破,学会在赵继宗院士的指导下成立了脑心同治专委会,率先试点开展脑心同治诊疗和科研工作,开创我省脑心同治新局面,受到赵继宗院士的肯定和表扬。随后专委会主委单位在我省率先成立心脑共患病多学科专家联合门诊,河北省科协蒋栋副主席到会并讲话,指出心脑共患病多学科专家联合门诊的成立,标志着“脑心同治”这一新理念和联合诊疗机制正式落地河北。希望河北省急救医学会与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河北医大二院以此为契机,共同努力、开放合作,积极奋进、不断创新,为“脑心同治”落地河北做出更大贡献。

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日趋老龄化,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疾病频发,急诊精神障碍往往问题复杂,甚至极为严重,熟悉急诊病人的精神病学问题,会对患者的诊疗起到作用。在尽可能的时间内完成病史的采集,精神检查和体格检查,并作出诊断和迅速决定针对患者的处理,针对我省精神专科医院极少设立急诊科,综合医院急诊科也没有设立精神专业、精神科医生以及综合科医生存在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基础知识不全面等问题的现状,学会成立了“急诊精神医学专委会”以促使精神疾病患者在急诊就医中得到有效救治,填补我省在这一诊疗中的空白。

4.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就中医药急诊急救、急危重症方面的学术平台空白填补空缺,筹备成立河北省急救医学会中医药专委会,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2)承接政府职能,圆满完成“AED及心肺复苏培训班”99期任务

心脏骤停一直是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心肺复苏是恢复心脏规律收缩和泵血功能的主要抢救方法。为响应政府号召,学会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联合省红会举办“AED使用及心肺复苏培训班”任务,尤其是在冬奥之前,学会组织培训了参加冬奥医疗保障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考核任务,完成17期900余人的培训考核任务。

2022年学会组织有关专委会和专家组培训导师深入到石家庄、保定、承德、廊坊、邯郸、张家口、邢台等各地市的机关、学校、厂矿、医院、交警等单位开展“AED使用及心肺复苏培训班”99期,培训人员总数达3894人,被培训人员经考核,均颁发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心肺复苏培训证书,培训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并积极参加、学以致用。

例如:在2022年6月学会完成了石家庄铁路客运段机关、客运人员进行的5期共200余人的培训。培训刚刚结束,于上海开往石家庄的高铁列车上就发生了猝死案例:自上海上车的21岁男青年,在列车行驰中突发猝死,受过学会正规培训的乘务员立即依照培训所学知识实施心肺复苏术,抢救长达十余分钟,事后患者家属对乘务员的规范、专业操作认可并表示感谢。

此外,承德南站附近有一位女士突然倒地,经过培训的学员上前呼叫后发现患者无意识,迅速实施心肺复苏术,数分钟后被施救患者恢复意识,患者家属对参训学员表示感谢。

培训结束后,来自唐山的王女士通过网上查询专门致电想学习心肺复苏术,并表示无论路途远近都可参加,河北省科技馆、保定市高新区小区(新建小学)、保定市交警支队三大队、保定市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共青团保定市委(机关)、大学生单位也纷纷联系想参加培训班学习掌握心肺复苏术及AED的使用AED使用及心肺复苏术的普及任重而道远,通过开展“AED使用及心肺复苏培训班”,提高了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提升了大家的急救水平,为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全民急救氛围奠定了基础,为健康中国、健康河北的打造做出了积极贡献。

(3)科普活动光荣获奖,发挥学会先进基地优势

学会开展“河北省急救医学会乡村振兴健康行 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20余期,参与人数3000余人,并按要求在全国爱牙日、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纪念日开展有关科普活动。此外,下设专委会积极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科普宣讲义诊活动,受众三万余人。

学会向省科协推荐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唐山科技工作者之家并获评“科技工作者之家示范单位”,基地积极服务科技工作者并开展相关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多起科普活动,按照中国科协等18部门《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和《中国科协科普部关于推荐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及优秀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的相关要求,获评“河北省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及“河北省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4)开展学术交流,主办多起学术会议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目前成立专委会40多个,会员4000余人,遍布全省各地,推动着我省急诊急救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学会紧密切合学科发展趋势与特点开展多种多样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针对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学术活动31场,受众人数16万余人。

精心组织,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5月12日-14日,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主办的“第八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成功举办,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徐春芳;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峰珍;河北省科协学会学术部、国际联络部部长张峰出席大会;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崔芸主持大会。

大会以“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综合管理与2型糖尿病缓解的探讨”为主题,来自澳大利亚内分泌协会主席Stephen Twigg 教授;以色列糖尿病协会主席Naim Shehadeh教授;英国糖尿病学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Edward Jude 教授;世界牙科激光联合会主席、法国尼斯大学牙学院院长Jean-Paul Rocca教授;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主席、欧洲糖尿病足研究联盟创始人Nicolaas C.Schaper 教授;糖尿病足国际联盟主席、世卫组织糖尿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席Vijay Viswanathan 教授、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区主席纪立农教授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内容涉及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热点、难点及最新治疗进展,直播平台点击量达11.25万人次。

主动作为,各级各类学术会议亮点纷呈。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主办的“脑心同治专委会成立及神经外科专委会年会暨学术交流大会”在石家庄举行。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春岩院士向大会祝贺并讲学。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巢葆华以及国内诸多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心脑共患病急诊急救及慢病管理工作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共同为心脑血管病相关领域的医护人员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

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太行胸外高峰论坛”在石家庄举行。中国科学院赫捷院士,中国工程院张英泽院士通过视频为大会致辞。会议线上线下同步举行,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132名开展30场精彩学术讲座,吸引相关专家学者2.7万余人次远程参会。

多学会联合,加强学会间协作。10 月19-23日,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河北省医学会、河北省医师协会、河北省药学会、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胶囊内镜协作组等多个学会联合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河北省消化疾病周暨全国胶囊内镜学术年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以河北省消化周的形式召开,设立 1 个主会场,24 个分会场。邀请国内及省内知名的消化病学、消化内镜学、肝病学、急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介入学等 400 多名专家,共计 190 余场学术报告,8.8万人次浏览量。

8月6日,由河北省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河北省急救医学会联合主办,河北以岭医院承办的“以岭论坛第四届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大会暨河北省络病年会”在石家庄以岭健康城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李佃贵国医大师到会并致辞。

  本次大会充分展示了国内医学界在络病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有利于络病理论及中医药的发展,本次论坛为省内同行学术沟通与科研创新以及分享最新行业学术动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该行业信息沟通及中西医领域融合创新,在推动我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心血管领域中西医协作结合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5)学会注重急救科技人才培养,各专委会吸收中青年积极参与学会活动,鼓励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其中学会创伤急救专委会崔明武主任“侠客”教你咋急救获2022燕赵好网民百家故事并获得展播,学会副理事长王桂英由学会向省科协推荐至中国科协评审专家。

(6)学会架好政府与科技工作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发挥,通过省科协战略部向省政府提出尽早完成河北AED安装到位,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

(7)落实省卫健委项目,联合基金会举办医院医护急救技能提高培训班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发文:关于开展“河北省医疗救助慈善行”项目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组织专家与各医院合作开展急救技术培训。

为此,学会即积极组织有关专委会及专家会员对有关医院医护人员开展急诊急救技能提高班、对社会公众开展急救技能科普宣传工作,目前已在省儿童医院、省四院开展2期,参与人数400余人,下半年将继续开展相关培训,惠及医护人员及百姓。

三、以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现代化为目标深化治理改革,学会2022年被省科协评为“首批省级一流学会”

学会根据省科协改革总体部署和建设“三化”学会的具体要求,在继续完善“综合示范学会”基础上,牢牢把握学会的政治属性及服务属性,扎实推进自身改革。切实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服务党和政府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2022年被省科协评为“首批省级一流学会”。

四、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健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学会党组织领导作用,深入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学风建设机制。强化思想文化阵地意识,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严格落实三课一会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二)2023年工作计划

1、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成立中医药专委会、骨科专委会、运动医学专委会、普通外科专委会、肾脏病专委会,完成呼吸专委会、肿瘤专委会、妇产科专委会换届工作。

3、继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发挥好“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品牌学术活动效应,服务健康河北建设。

4、加强科普宣传,发挥基地作用,与省科技馆联合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日常急救科普宣传教育。

5、完成政府职能转移工作,继续联合河北省红十字会开展“AED使用及心肺复苏”培训工作。

(三)有关意见建议

希望加强科普教育经费支出预算,并提供专业科普平台或电视媒体供省级学会进行相关科普宣讲活动 。